2014年6月8日星期日

讀書夢,我的夢

  有夢想,有機會,有奮鬥,壹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。
  讀書,是每個青少年的夢想。
  我出生在廣西賀縣南鄉鎮江坪村(現屬賀州市八步區),壹個與廣東連山縣交界的自然村,這是壹個少數民族小山村。
  這裏的交通不便,解放前南鄉沒有壹條公路,只有壹條羊腸小道翻越大山通往山外邊。由於交通不便,那時的教育十分落後,整個南鄉沒有壹所像樣的學堂。因此,讀書就成為我故鄉世代青少年的最大願望。
推荐文章:朝な夕な
玛丽
花は落ちて
voicerisong
親愛なる子猫
  聽父親說,我們村裏第壹個讀書人是我的七叔公。七叔公家裏有壹些田地和山林,父母為了讓他接受教育,為他在廣東連山縣福堂鎮找了家學堂,讓他去那裏讀書。七叔公背著行李翻山越嶺去福堂求學,在那裏讀了7年書。七叔公讀書歸來後,成為我們這個小山村裏唯壹能斷文識字的文化人,村裏不管哪家有了喜事或是過年過節,都請他寫請柬寫對聯,有了白事則請他寫祭文。平日裏,還有人請他代寫書信。
  我有壹個夢,是讀書夢。這個夢,在遠方,在路上。
  讀書,20世紀50年中期,我離開了家,到桂嶺求學。從小學到初中,在那裏度過了9年的學習生涯。為了能考上初中,從小學六年級下半學期開始,我們班的男同學就寄宿在學校裏。學校沒有學生宿舍,我們就睡在學校禮堂二樓由杉木板鋪成的地板上。每天早上,我們7時起床出操,8時開始上課,晚上還要上自修,星期日則是補課。經過艱苦努力,我們班35名同學中有8人考上了桂嶺中學。那時,賀縣全縣只有4所中學,分別是:芳林中學、賀街中學.桂嶺中學和信都中學。由於中學少,因此,小學生的升學率比較低。我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讀書機會,初中的3年學習生涯,我以唐代詩人顏真卿的《勸學》詩:“三更燈火五更雞,正是男兒讀書時。黑發不知勤學早,白首方悔讀書遲。”為座右銘,發奮讀書。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,離開貧窮的農村。1966年夏天,我初中畢業考上了高中,接到錄取學校的體檢通知,去醫院進行了升學前的體檢。但是,由於“文革”開始了,高中和大學都不招生。我只好暫時放棄了讀書的夢想。1968年2月,我報名參軍入伍。
  歲月蹉跎,壹晃就過去了10多年,“文革”結束後的第二年國家恢復高考,部隊允許戰士報考軍隊院校。到了1983年,部隊允許在職幹部報考軍隊院校。而且,當時的軍隊院校招生只要求同等學力就可以報考,考試內容是:語文、政治、歷史、地理,不用考英語和數學。這些情況使我燃起了讀大學的希望之火。我從部隊圖書館借來了有關書籍閱讀,又從《戰士報》上找到有關時事政治的復習題。我利用壹切業余時間看書,有時挑燈夜讀。我把每壹道練習題都做壹遍。也許這就是俗話說的:“笨鳥先飛”吧。經過半年的復習,我考上了解放軍海軍政治學院。我成為我那個小山村的第壹個大學生。
  讀大學,是我的夢,也是我們村裏其他青少年的夢。
  我的三弟,也是在桂嶺中學讀的書,高中畢業時沒有直接考上大學,在村裏小學的教學點當了兩年的代課教師,後來,他又當了3年的鄉鎮合同制幹部。那年,趕上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辦高考補習班,他補習了3個月,隨後再次參加高考,終於考上了大學,成為小山村的第二個大學生。
  少年是充滿激情的年代,也是夢想綻放的年代。
 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我們村的少年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更多機會。到了新世紀初期,我們村的壹些經濟條件稍微好壹些的村民,都把子女送到賀州市區的小學、中學讀書,讓他們從小就到教學質量好的學校接受教育。
  讀書是開啟未來的鑰匙,是成長的階梯,伴隨著青少年從懵懂走向理想的花季。在我三弟之後,村裏又有5個青年考上了大學,早些年先後大學畢業,在賀州市區工作。
  我二弟的女兒,是在家鄉的龍水小學讀的小學,在桂嶺中學讀的初中,在賀州市桂梧中學讀的高中,後來考上了大學,早兩年大學畢業,也在賀州市區找了份工作。我二弟的小兒子,則是在家鄉的龍水小學讀的小學,在賀州市八步區實驗中學讀的初中,在賀州高中畢業後考上大學,將在明年大學畢業。
  改革開放如春風化雨。解放前,我們村的農民世世代代只有壹個高小生。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經濟、文化的發展,加快了社會的進步,這30多年來,我故鄉這個人口不足200人的小山村,已經先後走出了9個大學生。知識改變命運,讀書成了挖掘青少年潛能,實現自己夢想的重要途徑。
  唐朝大詩人杜甫在他的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中說: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。”如今我的家鄉,農民耕有其田,居有其屋,安居樂業早已實現了,盼望的是有更多的青少年能得到良好的教育,盼望村裏能走出更多的大學生。
  讀書夢,我的夢。讀書夢,中國夢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